美文 美图欣赏

当前位置: 美文列表 > 文章正文

【探讨】你为什么总把错误归结于自己?

2018-06-14 19:25:59

一个内疚的女孩


我曾听说过一个女孩的恋爱故事。


她的男朋友也可以称得上是渣男:不公开关系、花女生的钱、在一起的时候还惦记着前女友,和女孩分手两个星期就爱上了别的女生。


听到这,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觉得是这个男生做得不好,似乎应该是这个男生受到良心的谴责。然而,事实上是,这个男生倒不觉得有什么,反而是这个女生一直在说是自己做的不够好,而且很后悔一时冲动提出分手。同时,对于男生种种不爱她的行为,她都为其辩护:他之所以不经常来找她是因为没时间,之所以他和他前女友分手时各种挽回,对她只挽回一次是因为他以前卑微地祈求过,所以不想再这样了.......


有一次她来找我倾诉,我听完之后说:“听起来你对你前男友有很深的愧疚,你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他才不爱你。而对于他的种种行为,你都给了它一个合理的解释,甚至归结于自身。我感觉你似乎是在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回避他不爱你的这样一个事实,因为承认这一事实会让你觉得非常痛苦,是这样吗?”


她先是听着,随后一愣,痛苦地承认了这一事实。 我们周围有很多人,或者我们自己,都习惯于把过错归结于自身,即使在外人看来他们或者我们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为什么会这样呢?


1.自恋的需要


习惯性地把错误归结于自己,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导致的,这是一种自恋的需要。


比如,很多人在亲人去世的时候都会自责地想,如果我当时做了什么,他/她就不会离世了。尤其在亲人意外死亡的时候,我们“如果我当时做了什么来阻止这样的意外发生,他/她就不会死去了”的想法就尤为强烈。这是一种自恋的表现,即认为自己可以操纵和控制一切。如果做一个具体的分析,就是:因为这种意外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会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无力感和失控感。因为不能接受自己无能为力、无法控制这一切的事实,我们否认了这一事实,并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一开始就是全能自恋的。他认为是他创造了一切,他将周遭的一切视为他身体的一部分。这样听起来似乎有些难以理解。这么说吧,婴儿是没有区分自我和外界的能力的。这种状态就有像道家追求的“物我同一”。即认为物就是我,物是属于我的一部分。


如果婴儿饿了,只要他一哭,他就有奶喝,或者有母亲抱。这会让他认为世界是围着他转的。什么东西,只要他想要,就会立刻出现,就像他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被他们所掌控的。


所以经常会有这样的案例:父母吵架离婚,尽管他们从来没有说过孩子的问题,但小孩却总是觉得这是由于自己导致的。其实这就是一种潜意识里自恋的需要,即认为周遭的一切都是自己导致的。


2.自尊的需要


还有一种原因是出于满足自己自尊的目的。就像开头的那个例子一样,那个女生因为无法接受男方不爱自己的事实,所以用把错误归结于自己的方式回避。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被关爱,每个人的价值也都需要在关系中被体现,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承认他人不爱自己,尤其是自己所爱的人不爱自己对自体而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为了防御这种痛苦,人们倾向于否认这一事实。


3.缺少无条件的爱


其实这个状况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他们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


事实上,无条件的爱是不存在的。就像温尼科特所说,只要做六十分的妈妈即可。 产生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而是他们要得到爱,需要有太多的条件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而且这个例子在中国绝对特别常见:很多母亲经常会说一句话:“你要是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


听明白这里面的逻辑了么?——你要听话,满足我的要求,我才喜欢你。你要是不符合我的期待,我就不喜欢你了!


而受这个问题困扰的人的核心逻辑就是:别人不喜欢我,一定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失去父母的认可,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件极其焦虑的事情。而这些人的养育者或者父母,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你听话,你做到了我心里面期待的那个样子,我就鼓励你、表扬你,对你微笑。而如果孩子没有做到,他们就会批评他,或者冷暴力他,再或者一脸不高兴。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为了平复失去爱的恐惧和焦虑,他会去讨好父母。


他们真实的自己很少受到认可,他们只有通过压抑真实的自己去迎合别人才能获得肯定。所以,他们会对外界的评价非常敏感。而且每当发现别人对他的态度不积极的时候,他们就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导致的。因为童年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是这么教他们的:我不爱你,是因为你不够好,你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只有你够好了,达到我的要求了,我才会喜欢你。


而获得较多的无条件的爱(无论你怎样,我都会认可你。我爱你,不是因为你符合了我的期望和要求,而是因为你是你所以我爱你。)的孩子,他们会获得一个自信的核心自体。


因为父母对他们的正面评价会内化成他们对自己的评价。


什么叫内化呢?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天天在你耳边说你长得丑,一开始你可能觉得没什么,可如果他天天这样说,你可能就真的觉得自己长得丑了。你把他对你的评价,变成了你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就是内化。


而一个对自己有良好评价的人,他就会不太需要通过讨好别人来获得认可。只有对自己评价较低的、自我评价过多地建立在外界的孩子,才需要通过讨好别人来获得价值感。


4.生存的需要


如果把错误归结于他人,那么,与他人的关系就无法改变了,因为改变他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如果把错误归结于自己,则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修复这段关系。


在我们生命中的最初的那段关系的质量,对我们的生命有着重要影响。对于一个无法靠自己生存下去的婴儿或者小孩来说,他们只有依靠父母才能得以生存。所以,当与父母的关系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们只能把错误都归结于自己,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父母,维持关系,得以生存。这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大约是同样的道理吧。


5.超我的需要


把错误归结于他人是一种攻击,而攻击会使自体产生愧疚感。比如,我们常常听到把责任推卸于他人的人对其他人破口大骂,进行人身攻击。


超我代表着一种社会道德的约束。超我强烈的人,对于攻击他人会有强烈的愧疚感和不安感。表达愤怒、攻击他人会给别人造成伤害。而我们的超我会觉得伤害他人是不对的行为,我们会对此产生愧疚——对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比如,在你和你父母相处的过程中,你的父母可能不讲道理地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打骂你。这时你感觉到愤怒,你对父母不满。但是,在其他方面,你又觉得父母是爱你的。你不能恨一个爱你的人。同时,社会道德也不允许孩子“攻击”父母,这会被认为是不孝的行为。所以,你选择了把愤怒压抑在心底。然而愤怒不会消失,它总要找到宣泄的途径。于是,你把愤怒转向自身,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好才惹父母生气了,如果当初不做那样的事,就不会挨打挨骂了。因为内疚感,你不得不把投向外界的攻击转向自身。


发表评论

还剩140 评论
二维码

©2014-2016 广州智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5001289号